春节过后,复工复产之际,安全风险隐患再次引起公众的广泛关注。2019年2月15日晚,广东省东莞市双洲纸业有限公司发生了一起严重的中毒事故,造成7人不幸遇难,2人受伤。这起事故揭示了在清理污水调节池过程中,安全准则规范未被严格遵守所导致的后果,以此为鉴,警惕类似事件再次发生显得很重要。 事故经过根据官方报告,事故发生在当晚23时,当时该公司正进行污水调节池的清理工作,7名工人接到任务后分成三组轮班进行作业。然而,他们在进入池子时并未做好相关的安全保护措施:未进行相对有效通风、未进行气体浓度检测,更未佩戴符合规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 在清理过程中,工人们搅动了淤泥,导致潜藏在淤泥中的硫化氢气体被释放到水面。这是一个极其危险的气体,轻易即可致人中毒。就在第三组的三名工人进入污水池后,不久便因中毒慢慢的出现呼救。更为不幸的是,听到呼喊声的其他工人为了施救,也没做好必要的防护,结果全部遭遇了中毒的厄运。最终造成了7人死亡,2人受伤的惨痛结果。 污水处理事故的警示根据文献《我国污水处理厂事故统计分析与对策研究》,在过去十年中,中国发生了47起与污水处理相关的事故,其中29起是因中毒窒息引起,约占总事故的75%。而硫化氢气体则是导致中毒的主要成因,占总数的57%。这一些数据揭示出污水处理工作的潜在危险,以及专业操作人员在作业时需要非常重视的安全防护配备。 事故调查的最终结果同样显示,个人防护用品的失效或未做到位是造成此次伤亡的主因,占整体事故原因的78%;此外,通风不良、设备缺陷和不当操作也在某些特定的程度上导致了这一悲剧。 安全措施与整改建议为了有很大效果预防类似安全事故的再次发生,业内专家呼吁在污水处理领域贯彻“十不准”作业规范。在进行污水处理或清理作业时,务必遵循以下几点原则: :未经过培训合格且不熟悉污水处理工艺及潜在风险的员工不应参与污水处理工作。 :在危险环境中作业时,务必佩戴符合规定标准的防护用品,如防毒面具和安全绳等。 :建立健全的应急救援预案,并进行定期演练,以确保在紧急状况下的快速反应能力。 :制定明确的作业审批流程及规范,确保每一步操作都有据可循,杜绝擅自违章操作的情况。 结语春节后复工之际,安全风险隐患不容忽视。此次东莞事故的惨痛教训,再次敲响了安全警钟。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始终要把员工的生命安全与健康放在第一位。希望行业内能形成良好的安全文化,确保每位工人的安全与安康。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
上一篇: 山东省关于进一步推进农村里的生活污水资源化利用的指导意见 下一篇: 长江勘察规划规划研讨有限责任公司获得适用于快速封堵地道渗漏的组合式注浆结构及其注浆办法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