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案例

成功案例小9直播app
净水技术 环境部:提高城镇污水厂最高允许排放标准!获通过!
来源:小9直播app    发布时间:2025-07-08 20:14:10

  7月2日,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主持召开部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生态文明示范创建管理规程和建设指标相关文件、《2025年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遴选复核工作方案》、

  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以下简称示范区和实践创新基地)是贯彻落实习生态文明思想、探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路径、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重要平台载体。要将生态环境保护重点任务、引领性工作、关键考核指标等与示范创建深层次地融合、协同推进,以高标准、严要求扎实开展示范创建工作。要加强政策解读和培训,指导地方做好2025年示范区和实践创新基地遴选工作,快速推进建设成效评估技术指南等配套文件制定,组织对前三批示范区和实践创新基地开展复核评估。今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要系统总结生态文明示范创建成效,加大国内宣传和国际传播力度,全方位展现贯彻习生态文明思想的实践成果,持续讲好中国生态文明故事。

  制定实施《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修改单、《食品加工制造业让水受到污染的东西排放标准》、《屠宰及肉类加工工业让水受到污染的东西排放标准》、《酒类制造业让水受到污染的东西排放标准》等4项排放标准,是落实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工作方针的具体举措,有利于提升让水受到污染的东西排放管理上的水准,推动相关行业绿色发展,促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要抓好标准落地实施,引导行业污染防治技术进步,促进污染治理设施改造升级,不断的提高环境治理水平。要持续优化生态环境标准体系,做好重要标准实施情况跟踪评估,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生态环境部副部长郭芳,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生态环境部纪检监察组组长廖西元,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董保同、李高,生态环境部总工程师任勇出席会议。

  驻部纪检监察组负责,机关各部门、应急中心、机关服务中心、信息中心主要负责列席会议。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修改单 (征求意见稿)

  2022年1月30日,环境部发布了关于征求《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修改单 (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如下:

  4.1.3.1 城镇污水处理厂水污染物排放基本控制项目,执行表 1、 表 2 和表 4 的规定。

  四、在表 3 后增加表 4,其后原有表格的序号依次顺延。表 4 内 容如下:

  4.1.4.2 测定日均排放浓度,取样频率一般为至少每 2h 一次, 取 24h 混合样,对混合样做多元化的分析测试;按 HJ 91.1 规定不能测定混合样的项目,应对 24h 内每次取样做多元化的分析测试,以其算术平均值计。测定一次监测排放浓度,应按 HJ 91.1 规定采集满足一次测试让水受到污染的东西浓度所需样品,并对其做多元化的分析测试。

  对于表 1 和表 4 均涉及的污染物项目, 其日均排放浓度超过表 1 规定或者一次监测排放浓度超过表 4 规定,均为超标。

  对于色度、 pH、粪大肠菌群数等三个基本控制项目 ,其一次监测排放浓度超过表 4 规定即为超标。

  对于表 2 和表 3中规定的污染物项目,其日均排放浓度超过标准值为超标;对其开展一次监测,发现排放浓度超过表 2 和表 3 规定的,应及时通过增加监测频次、 开展溯源调查等方式, 评估其环 境风险,必要时采取比较有效措施进行防控。

  针对此次修改工作背景、基本思路、技术要点等问题,清华大学教授、该标准修改单征求意见稿技术审查会专家组长王凯军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答:自2002年《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发布以来,我们国家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形势发生巨大变化,城镇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废水的总量和占比一直上升,该标准对科学、依法控制让水受到污染的东西排放的支撑作用越来越重要。

  过去20年城镇污水处理的工艺种类增多,处理效果也慢慢变得稳定可靠,但是各种新老工艺大多数都是以生物处理为核心技术。核心技术没变,现行GB 18918-2002基本符合当前的城镇污水净化处理行业总体技术经济水平。但是,GB 18918-2002规定所有让水受到污染的东西均应“至少每2h一次,取24h混合样,以日均值计”,慢慢的变成了明显不适应当前形势的明显问题,急需修改完善。

  首先,该规定制约精准管控。不同污水处理工艺的排放波动规律不同,有的污水处理厂间歇式排放。例如,采用SBR工艺的污水处理厂,可能连续2小时之后不排放让水受到污染的东西,将这些时段计入日均值显然是不合适的。再如,如果某些时段排放浓度过高,即使其日均值不超标,也很可能造成较重的环境污染,构成较大风险。

  其次,该规定未体现环境科研新成果。过去20年环境监视测定技术持续不断的发展,相应的技术规范也日益完善,尤其是2019年发布实施的《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 91.1-2019)全面规定了污水监测新要求。例如,对于色度、pH、粪大肠菌群数等项目,新方法要求一次采样、尽快测定,现行技术、设备也足以支撑这些新要求,因此,HJ 91.1明确规定这类污染物项目不能取混合样,国内外一系列相关法规标准也作了类似规定。GB 18918-2002规定监测这类项目要取混合样、执行日均值,现在看来与更科学的监测方法已经不一致了。

  再次,该规定不利于依法监管实际排放情况。执法人员监测日均值,需要在较长时间里多次取样。一旦执法人员到场开展监测,排污单位能采用治污设施“开机欢迎、关机欢送”和调整设备工况、改变投料方式等办法,临时制造“达标排放”。此时,监测日均值失去了反映排放浓度合理波动的意义,成为依法治污的薄弱环节。

  因此,现行GB 18918-2002关于所有让水受到污染的东西要取混合样、测日均值的规定,在支撑精准、科学、依法治污方面存在明显不足,亟待修改完善。本次修改聚焦这个明显问题是非常必要的,标准可能还有别的需要调整的内容,待全面修订时一并解决。

  答:进水流量波动、特定污染物的进水负荷变化、化学试剂投加、流量混合等因素均有可能会导致污水处理系统的波动,城镇污水处理厂排放的让水受到污染的东西浓度存在客观波动规律,有合理波动范围。

  修改GB 18918-2002,就要全面、客观反映这个波动规律,找出这个合理波动范围。编制组研究提出了一次监测最大允许排放浓度限值,划出了合理波动范围的上限水平。这种方法是有国际经验可以借鉴的,如日本的国家统一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主要规定污染物最大允许浓度限值,其中对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总悬浮物和氮、磷同时规定了日均浓度限值,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总悬浮物的最大允许浓度限值是日均浓度限值的1.33倍,氮、磷的最大允许浓度限值是日均浓度限值的2倍。

  这次编制组提出一次监测最大允许排放浓度参考了国外经验,但其主要技术是依据是国家重点排污单位自动监控平台数据。编制组统计分析了2020年全年上传该平台的城镇污水处理厂主要让水受到污染的东西排放浓度,测算了上亿条数据。这一些数据是实际排放监测数据,是目前最可靠的污水处理厂排放波动规律测算依据,是编制这个标准修改单的最底层技术工作的基础。

  问:修改后的标准将既有日均最高允许排放浓度,也有一次监测最高允许排放浓度,每次监测都要同时执行吗?

  答:测什么、怎么测,首先要看监测目标。开展环保完工验收监测,或者企业自行监测,全面掌握排放情况、分析排放规律,两种排放浓度应该都测。如果排污单位安装了符合国家规定的自动监测设备,可以较为方便地获取日均排放浓度数据和每一次监测的排放浓度数据。假如没有自动监测设备,开展手工监测,其监测频次应符合相应的排污许可技术规范和自行监测指南要求。

  执法监测是执法检查工作的一部分,要符合“双随机、一公开”执法检查工作原则。一次监测更符合检查对象随机的要求,因此是开展执法监测的重要方式。执法监测中一样能开展日均排放浓度监测。如果一次监测发现毒性较强或者较持久的污染物浓度偏高,如重金属浓度偏高,应及时通过增加监测频次、溯源调查等方式,评估其环境风险,必要时采取比较有效措施进行防控。其中,连续取样以监测日均排放浓度,就是评估环境风险的重要手段。

  答:修改单在现行标准规定的日均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基础上,通过测算实际排放波动规律,增加了一次监测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城镇污水处理厂在正常运行、日均值达标的情况下,一次监测排放浓度应当还能够满足这个要求。在日均排放浓度达标的情况下,污水处理厂实际的日均排放浓度小于现行标准限值,工艺比较先进的污水处理厂排放浓度更低。对公司个体来说,其排放波动的上限,通常是在修改单提出的全行业合理波动范围以内。少数城镇污水处理厂在部分时段的波动稍大一些,可以注意保持或加强进水管控与均质调节,优化运行管理,通过加强日常运维管理即可符合修改单规定。因此,对于正常运行、稳定达到现行规定要求的企业来说,预期此次修改标准不会新增成本。

  修改单设置一次监测最高允许排放浓度,细化了污染物排放控制技术方面的要求,提升了排放标准技术内容的精准性、科学性。按照修改后的标准,管控要求更加精细,有利于促进排污单位加强自身排放监测和波动规律研究,充分挖掘潜力,逐步提升环境绩效。同时,修改单有利于堵住人为制造日均值“达标”的漏洞,提升监督执法效能,有力督促排污单位如实监测、报告实际排污情况。因此,预期此次修改有助于提升监管部门和监管对象双方的精细化管理上的水准,在不改变技术工艺、不增加投资所需成本的前提下取得更好的环境效益。

  制度建设方面的预期效益也需要我们来关注。围绕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精准、科学、依法治污的要求,制修订污染物排放标准既要研究收严排放限值、倒逼产业体系升级,向技术改造投资要环境效益,也要研究在行业清洁生产和污染治理核心技术较为稳定时,通过细化管控要求提升管控效果,向精细管理要环境效益。此次修改GB 18918-2002就是在细化管控要求方面开展的重要探索,对排放标准体系建设有重要引领作用。

上一篇: 宁波市余姚江水污染防治条例 下一篇: 全球重力搅拌机行业发展机遇分析报告-聚亿信息咨询

小9直播app电 话
小九体育下载地 图
小9直播app分 享
小九体育综合直播间邮 件